当前位置:
首页 > 名家專欄 > ***譚冰《治曆者言》 > 譚冰:論農曆之經度及時差概念

会员登录

captcha

>>注册新会员
>>您忘记密码了吗?

浏览历史

譚冰:論農曆之經度及時差概念

譚冰 / 2013-11-16

 中國祿命術數如何為外地出生人士起盤論命,一向為熱門研究課題。現代人往往有誤解,以為中國傳統天文曆算沒有討論地理經度和時差,因此可以各施各法,然而此論不確。

近日有一新出版之斗數書籍,提出為外國出生人士起盤時,須考慮時差對日月合朔時刻之影響。以農曆1978戊午年十月初一為例,按中國標準時間(東經120度時間)計算,日月合朔時刻為1978年11月1日04:07;但以英國時間計算,日月合朔時刻為1978年10月31日20:07,因此該書主張英國出生人士,斗數起盤須以1978年10月31日為農曆十月初一,農曆十月其後日子亦需依此改變。不同術數派別以不同手法論命是常見的事,但由於此次關乎曆法原則而並非論命技巧,筆者在此討論新法論述不足之處。

中國傳統曆法有一項重要但往往被人忽略的參數,即是天文觀察者所在之地理經度。觀察者位處之經度決定天象發生之時刻,以致影響曆日編排。誠然,與其他古代文明比較,中國較遲才有地理經度的概念。公元1220年,耶律楚材隨成吉思汗西征,發現月蝕時刻與推算有異,由是領悟時差。其後耶律楚材造《西征庚午元曆》,訂立「里差法」,以尋斯干城(即今日烏茲別克國撒馬爾罕城)為中線,東西相距里數定時差,東加西減。由里差法以尋斯干城為中線可見,耶律楚材很可能是借用了阿拉伯或中亞國家之時差算法,惟《西征庚午元曆》最終無正式頒行,亦因而沒有影響中國傳統術數。

及至1645年,清朝頒用《時憲曆》,中國曆法才真正落實時差算法。時差只用於節氣、日出日落和日月交蝕的推算。《清史稿.時憲志四》曰:「求各省節氣時刻,皆以京師為主,視偏度加減之。每偏一度,加減時之四分。偏東則加,偏西則減。」但月朔時刻仍以北京地方時間(東經116度23分)為準。《清史稿.時憲志四》曰:「求合朔弦望,太陰實行與太陽實行同宮同度為合朔限,距三宮為上弦限,距六宮為望限,距九宮為下弦限,皆以太陰未及限度為本日,已過限度為次日。乃以太陰、太陽本日實行與次日實行各相減,兩減餘數相較為一率,刻下分為二率,本日太陽實行加限度上弦加三宮,望加六宮,下弦加九宮。減本日太陰實行,餘為三率,求得四率為距子正之分。如法收之,得合朔弦望時刻。」日月合朔時刻之推算,以北京地方時間為準,並無考慮各地時差改正。

若讀者仍有存疑,可求證於清代曆書之原件。清代曆書第一頁刊載都城順天府(北京)節氣時刻,其後刊載各省節氣時刻:「各省序次盛京而下,悉依地圖地之經度所列」。地名包括:盛京、三姓、黑龍江、朝鮮(韓國)、吉林、伯都訥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蘇、山東、安徽、雅克薩城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廣東、湖南、山西、廣西、陝西、貴州、安南(越南)、四川、甘肅、雲南。各省節氣時刻,俱依省城為準。清代曆書所載地名,東起三姓(今黑龍江省依蘭縣),西至甘肅、雲南,東西時差幾乎有一時辰(兩小時)。事實上,《清史稿.天文志一》詳載西至新疆的各地經緯度,因此清代曆算是完全可以推算西至新疆之節氣時刻。清代曆書即為清代術者起盤論命之所本,東西時差一目了然,不能強說古人不懂時差。其中可見只有節氣時刻有時差改正,但日月合朔無時差改正。

日月合朔以北京地方時間為準,是因為這影響整套曆日編排。事實上,無論日月合朔時刻抑或節氣時刻,若加進時差改正,均會影響閏月安立。清代曆書雖列出各省節氣時刻,但閏月安立所依據之日月合朔時刻及節氣時刻,仍以北京地方時間為準。關於閏月安立此點,該書並無討論此情況如何處理。

以1965乙巳年及1966丙午年為例,若按東經120度時間編曆與英國格林威治時間編曆,二者有明顯分別。此由於日月合朔時刻計入時差後,1965年冬至被劃歸下月(農曆月日均由子夜00:00開始計算)。基於農曆法則,冬至必定落於十一月,因此原來十一月變成閏十月,十二月變成十一月,正月變成十二月,二月變成正月,三月變成二月(假閏月),直至閏三月變成三月,共有六個農曆月份出現分歧。

農曆月份編排

(東經120度時間)

日月合朔時刻

(東經120度時間)

節氣時刻

(東經120度時間)

 

農曆月份編排

(格林威治時間)

日月合朔時刻

(格林威治時間)

節氣時刻

(格林威治時間)

乙巳年十月

 

1965/10/24 ─ 1965/11/22

1965/10/24 22:11 立冬:1965/11/07 23:07

 

小雪:1965/11/22 20:29

  乙巳年十月

 

1965/10/24 ─ 1965/11/22

1965/10/24 14:11 立冬:1965/11/07 15:07

 

小雪:1965/11/22 12:29

乙巳年十一月

 

1965/11/23 ─ 1965/12/22

196511/23 12:10 大雪:1965/12/07 15:46

 

冬至:1965/12/22 09:41

  乙巳年閏十月

 

1965/11/23 ─ 1965/12/21

196511/23 04:10 大雪:1965/12/07 07:46
乙巳年十二月

 

1965/12/23 ─ 1966/01/20

1965/12/23 05:03 小寒:1966/01/06 02:55

 

大寒:1966/01/20 20:20

  乙巳年十一月

 

1965/12/22 ─ 1966/01/20

1965/12/22 21:03 冬至:1965/12/22 01:41

 

小寒:1966/01/05 18:55

大寒:1966/01/20 12:20

丙午年正月

 

1966/01/21 ─ 1966/02/19

1966/01/21 23:46 立春:1966/02/04 14:38

 

雨水:1966/02/19 10:38

  乙巳年十二月

 

1966/01/21 ─ 1966/02/19

1966/01/21 15:46 立春:1966/02/04 06:38

 

雨水:1966/02/19 02:38

丙午年二月

 

1966/02/20 ─ 1966/03/21

1966/02/20 18:49 驚蟄:1966/03/06 08:52

 

春分:1966/03/21 09:53

  丙午年正月

 

1966/02/20 ─ 1966/03/21

1966/02/20 10:49 驚蟄:1966/03/06 00:52

 

春分:1966/03/21 01:53

丙午年三月

 

1966/03/22 ─ 1966/04/20

1966/03/22 12:46 清明:1966/04/05 13:57

 

穀雨:1966/04/20 21:11

  丙午年二月

 

1966/03/22 ─ 1966/04/19

1966/03/22 04:46 清明:1966/04/05 05:57
丙午年閏三月

 

1966/04/21 ─ 1966/05/19

1966/04/21 04:35 立夏:1966/05/06 07:30   丙午年三月

 

1966/04/20 ─ 1966/05/19

1966/04/20 20:35 穀雨:1966/04/20 13:11

 

立夏:1966/05/05 23:30

丙午年四月

 

1966/05/20 ─ 1966/06/18

1966/05/20 17:42 小滿:1966/05/21 20:32

 

芒種:1966/06/06 11:50

  丙午年四月

 

1966/05/20 ─ 1966/06/17

1966/05/20 09:42 小滿:1966/05/21 12:32

 

芒種:1966/06/06 03:50

現代時區制共有39個時區(由西十二區至東十四區,其中有時區時差不是整數),故若日月合朔時刻需要考慮時差,萬年曆應有39套不同的曆日編排(包括每月朔日和閏月)。筆者一直強調,古代中國視曆法為國家大事,嚴禁民間私自造曆。但自民國後,曆法失去其政治意義,市間才流傳不同版本、良莠不齊的曆書。

由上所述,日月合朔需改正時差之主張,意念雖佳但論述未見周全。筆者認為較合理的做法,是曆日編排應以中國標準時間為準。筆者並非墨守舊法,而是認為術數不能脫離中國「頒正朔於四夷」之歷史文化背景。若讀者懷疑坊間萬年曆所載之曆日資訊,最直接的做法是以中國科學院出版之曆書為準。

原文發表於《風水天地》卷239(2012年8月)原文鏈接

用户评论
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网友名称: 匿名用户
电子信箱:
评价等级: 1 2 3 4 5
验 证 码:
captcha
评论内容: